【育兒心得】子女「借咗聾耳陳隻耳」點算好? 心理學家:常叫孩子名字是管教大忌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1/07/22 13:10

分享:

分享:

兒童心理學家嚴沛瑜認為,在社會壓力下,家長培育小朋友已經變得不理智,小朋友不需要了解自己,只集中我和其他小朋友會否一樣。

《寶寶大過天》不單揭露婆媳、母女、夫婦之間的磨合問題,還暴露了教育小朋友遇到的各種難處。兒童心理學家嚴沛瑜(Eunice)表示,在疫情期間,曾詢問家長最關心的小朋友行為問題,結果全部都答:吃飯。原來兒童吃飯個幾小時對家長來說,實在太磨人了!如何突破框框,Eunice有辧法。

小朋友尤其是2-6歲出現的吃飯行為問題,如果要解決的話,首先要由家長入手。「家長給小朋友的飯,好像成座山咁,少啲可以嗎?要食晒,這為小朋友來說,是不可能的任務啊!」Eunice說。

氹吃飯是媽媽頭號難題

此外,家長很喜歡將飯和餸放在同一個碗上,結果順理成章,小朋友就會跟著家長定下的次序,先吃掉所有的餸菜,而將無味的飯剩下。「所以將飯和餸分開,讓小朋友選擇自己吃甚麼的次序,並且固定在一個範圍內,讓小朋友有焦點,只要他完成就可以離開,讓他有一個完的地方,並非無止境。」

疫情期間,大家多留在家中,少了活動,小朋友的食慾也會減少,因此Eunice提議中午可以吃少一點,而晚上就早一點吃飯,製造小朋友對食物的需求。

其實要小朋友自發完成一餐飯,一定要有誘因,這是same principle apply to all。

小朋友吃飯個多小時,一餐未完另一餐又快到,這樣搏鬥下去,是很傷親子感情的。 (圖片:iStock)

因此Eunice指父母平時要留意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,將它排成5項優次。「你可以問小朋友吃完飯,最想做甚麼?就算不懂答,也可以指出來。」

她強調那5項優次,必須是那一刻最想要的。「好像你說吃完飯,給她啤啤糖,但就算她多喜歡,上午剛吃完,那已經不是這一刻她最鍾意的。不是厭惡,而是eagerness不太大。」

小朋友是可以管理的

本身擁有心理學學士、教育碩士及博士,以及應用行為分析高級整全認證學歷的Eunice,覺得小朋友是可以管理的,如果情況失控,家長不要覺得問題一定在小朋友身上。「他們還小,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,這時候家長便需要檢視一下,可以怎樣幫小朋友。」

她舉了個例子,如小朋友在學校經常離座,在幼稚園規範比較多的環境,這個「異常」行為就比較突出。如果是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,問題就更多,「趷凳」、打斷別人說話等等。

當家長要求自己的子女與其他的小朋友一樣,就會加劇這些行為的問題。其實每個人的喜好、性情、才能都不一樣,因此「異」是正常,但在我們的文化中,「異」變成有負面的意思。

Eunice提到如果轉換了環境,離座就不成問題。「譬如在家裏,就不覺得有問題。如果轉去活動式教學的學校,相對下又不會太異常,投訴又少許多。」

視覺提示更勝囉唆

多做行為分析的Eunice,覺得小朋友的行為問題,來自環境的因素不可少。她曾接觸一個個案,小朋友一周5日都由不同的家庭照顧,結果吃飯又出現了問題。「以為小朋友在不同的家庭一定訓練有素,但不一定,因為不同家庭有不同的規矩,最後小朋友可能變得麻木,不理大人的要求。」

要針對小朋友「借咗聾耳陳隻耳」,家長就需要留意不能經常地叫著小朋友的名字,發施號令。

如果這樣的話,小朋友真的會聽不到。因為他會覺得你叫我個名,通常都不是好野,一是罵我,一是叫我做野,所以一聽到自己的名字,就會選擇逃避,至於後面說甚麼根本不理會。

她提議家長用視覺提示,像如果你想小朋友將鞋放好,可以用鞋印貼,提示小朋友將鞋放在適當地方。

因為說話要有level of importance,要讓小朋友明白,家長一出聲已經是alert level很重要,必須要聽。

這樣勝於講幾百次,小朋友都當「耳邊風」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小朋友獨特性被忽略

「為何要自己的子女與其他小朋友一樣呢?」「這是最基本啦!」「為了甚麼?」「想入間好學校,第日可以成功!」這是Eunice曾經詢問家長的對答,但她再問:「如果小朋友和其他人一樣,最後可以突圍嗎?」家長無言。

一直以來,她很可惜小朋友的獨特性被忽略,「音體美永遠不等如中英數,就算在這些領域如何出色,小朋友也不會看重自己的天賦。我們其實是將小朋友平庸化了,將他們的獨特性埋沒,沒有得到充分發揮。」她覺得在社會壓力下,家長培育小朋友已經變得不理智,小朋友不需要了解自己,只集中我和其他小朋友會否一樣。

「很可惜就算今天的青年人長大了對自己的路向也不清晰,只是跟大圍,因為自小沒有這個氣氛去勇敢面對自己,就算我有些能力但不是大圍favour,也沒有信心,怕與別人不同。」Eunice說。

父母是引導者,要教懂孩子了解自己,才能塑造自己的人生。(iStock圖片)

成長路上的障礙

與人比較?天生缺陷?未能接納自己?外表與內心哪個重要?帶著後悔怎前行?上述這些成長遇到的障礙,突破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本名為《如果你心累了——聽動物說故事》的書,嘗試集合眾多作者去解構,Eunice也是其中之一,用自己的輔導經驗撰寫了數篇文章。

Eunice在訪問時提到曾遇過一個個案,有位中六學生沒有參加校內模擬考試,原因是父母在中三時要求他不要再學音樂,希望他讀好書,考進大學,但後來他才發現自己很喜歡音樂,結果中四、五錯過了爭取更多音樂上的成績,讓自己可以考進心儀的音樂學院,因此埋怨父母而拒絕現身考試。

「指紋時刻提醒我們,人是如何獨一無二,諷刺的是家長均喜愛將自己獨一無二的子女,塑造成跟人家的孩子一樣。」這是Eunice的心聲。

Eunice又想起另一個故事,一個病重的爸爸,拿出一隻200年的手錶,叫兒子拿去鐘錶店、雜貨店去賣,結果得到的回應都是只值5元,後來拿到博物館,終於有人懂得欣賞,願意以100萬元高價收購。故事其實想帶出,物品放在適當的地方,才能得到人欣賞和認可其真正價值,同樣,人也是一樣。

記者:何小雲